優秀的公共藝術作品要具有紐帶功能,要成為連接社區居民的紐帶,成為一個地區民眾認同的一部分,同時還要與一個地區的發展及當地居民的核心利益休戚相關。
具體來講,要根據一個地區的社會情況,為當地居民帶來正能量。比如,能振興偏遠落后地區,讓普通民眾和工友以及小企業參與榮耀、發揮公共藝術作品作為一個地區積極向上的催化劑的作用,讓社區民眾共享參與這些活動的歡樂與經驗。這是考察一件公共藝術作品特別需要強調的部分。
環境問題有兩方面。隨著地球環境的日益惡化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能減排、綠色環保、開發與使用新能源,循環使用可再生材料等問題。因此,以保護自然環境為主題的作品時有所見,環境問題成了公共藝術創作的重要選題。
社區環境是指人的各種生活場所,如學習休閑場所等。小環境的好壞與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。如何采用藝術的方法來重塑公共空間、改善社區環境,也是衡量藝術作品公共性的一個指標。
公共藝術論壇在評選2012 年優秀公共藝術作品時所設定的五方面標準,以及部分獲獎作品和藝術家的創作思路,進行了綜合對比分析。尤其將五方面標準概括為重社區、重環境、重地方、重材料、重歷史這五“重”,并探討了五“重”與具體作品的關系。